您的位置:首页 >首页栏目 > 商贸 >

全球微速讯:促进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⑤丨把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投放到革命老区、脱贫地区、民族地区以及盆周山区


(资料图片)

四川在线记者 高敬

革命老区、脱贫地区、民族地区以及盆周山区等“四类地区”发展是“五区共兴”的关键。5月5日,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“推动‘五区共兴’,促进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”新闻发布会上,省委政研室副主任、省委改革办副主任钟国强就如何精准施策推进“四类地区”振兴发展做了介绍。

据悉,“四类地区”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成效,县域经济实力得到大幅提升。宜宾市翠屏区在2020年进入全国百强区阵列、西昌市在2021年进入全国百强县阵列。到2022年末,宣汉县、江油市、南部县等13个县(市、区)的经济总量排到全省前50。

“‘四类地区’公共服务、基础设施、产业发展仍然是滞后的,还有不少县在经济发展水平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地方财政保障能力方面均大幅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。”钟国强说,四川将从4个方面精准发力,确保“四类地区”在“五区共兴”中不掉队。

一是加大力度补短板。“四类地区”在基础设施、城乡建设、公共服务方面的短板弱项最为突出。相应补短板的重点就是持续推进综合运输通道、重点水利设施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;持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推动城乡融合发展;持续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,提升卫生健康保障能力。

二是突出特色扬优势。“四类地区”矿产资源、清洁能源、红色文化、民族文化、生态资源较为富集,“四类地区”的振兴发展将依托特色资源,培育发展优势,增强造血功能。下一步将重点支持“四类地区”发展特色产业、现代农业,推进文旅融合发展,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推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,推动清洁能源的低碳高效利用,努力把“四类地区”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。

三是改革创新增添内生动力。重点支持“四类地区”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,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对标创新,加强科技支撑服务与人才引进培养,搭建开放平台推进区域合作,激发“四类地区”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。

四是结对帮扶推进外部支持。针对“四类地区”的部分欠发达县域,建立省内先发地区、部门、企业与欠发达县域结对共富机制,采取“一县一策”进行精准帮扶支持。先发地区发挥牵头作用编制帮扶规划并按年度推进实施,企业更多采取市场化方式开展产业合作帮扶,省级相关部门将出台差别化政策,支持“四类地区”的欠发达县域振兴发展。

标签:

热门资讯

精彩新闻